一、關于情勢變更
情勢變更,是指合同有效成立后,因不可歸責于雙方當事人的原因發生不可預料的情勢變化,而使合同的基礎動搖或者喪失,若繼續履行合同會顯失公平,因此允許變更合同或解除合同的制度。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六條規定:合同成立以后客觀情況發生了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無法預見的、非不可抗力造成的不屬于商業風險的重大變化,繼續履行合同對于一方當事人明顯不公平或者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當事人請求人民法院變更或者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公平原則,并結合案件的實際情況確定是否變更或者解除。該條是合同法關于情勢變更制度的相關規定。《民法典》吸收了深圳海上世界律師上述《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六條的規定,也對情勢變更制度進行了規定。《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三條規定:合同成立后,合同的基礎條件發生了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無法預見的、不屬于商業風險的重大變化,繼續履行合同對于當事人一方明顯不公平的,受不利影響的當事人可以與對方重新協商;在合理期限內協商不成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解除合同。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應當結合案件的實際情況,根據公平原則變更或者解除合同。
《民法典》對情勢變更的規定作了如下變更:一是表述方面,將“客觀情況”的表述調整為“合同的基礎條件”;二是刪除了“非不可抗力造成的”,未將不可抗力排除在情勢變更之外,即不可抗力可以作為適用情勢變更制度的事由。三是增加了仲裁機構作為裁決機構。
深圳海上世界律師情勢變更制度具有根據情勢變化而對當事人的權利義務予以平衡的功能,涉及對合同效力的變更、限制或否定,與我國合同法維護有效合同的法律效力、促進交易安全的目標和宗旨相違背,因此適用情勢變更要持審慎、嚴格的態度,防止對該制度的濫用。
主要注意審查要點?
一是審查情勢變更的事實,即合同賴以存在的客觀情況確實發生變化。“情勢”即作為合同法律行為基礎的一切客觀事實,包括政治、經濟、法律及商業上的種種客觀狀況,具體如國家政策、法律規定、行政措施、政府行為、物價等等。
二是審查情勢變更是否是雙方當事人不能預見的,且均沒有過錯。情勢變更必須是雙方當事人不能預見的且均沒有過錯,這也是情勢變更與商業風險的主要區別。如果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能夠預見到客觀情況變化,即表明其也已經預見到客觀情況變化所產生的風險,并甘愿承擔,那么產生的責任就應由其自負,在這種情況下情勢變更制度就并不適用。深圳海上世界律師如果可歸責于當事人,則應由其承擔風險或承擔違約責任,也不適用情勢變更制度。
三是審查繼續履行原合同是否顯失公平。情勢變更發生以后,如繼續按原合同規定履行義務,將會導致利益的失衡,對一方當事人產生顯失公平的結果。這種情況下才能適用情勢變更制度,賦予一方當事人變更或解除合同的權利,從而消除合同因情勢變更所產生的顯失公平。如果在簽訂合同時,一方當事人利用優勢或者利用對方沒有經驗,致使合同約定顯失公平,那么明顯也不屬于情勢變更,而應認定為《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條規定的顯失公平。
除以上三點外,需要區分情勢變更與不可抗力的區別。不可抗力是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情勢變更與不可抗力都可能造成合同履行不能和導致合同的變更或解除。但情勢變更主要表現為履行合同的社會經濟形勢和環境發生變化,不可抗力一般表現為影響合同履行的自然災害、大規模流行疾病、政府政策調整等。深圳南山律師事務所
文化差異下的合同違約:深圳合同 | 心理學之眼:深圳合同法律師闡明 |
氣候變化下的合同違約:深圳合同 | 數字時代的虛擬合同違約:深圳合 |
合同違約與疫情:深圳合同法律師 | 區塊鏈合同的革新之路:深圳合同 |